mobile38365365  > 生态建设  > 林业生态

绿色在最北海岸线上铺展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7-11-25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刘斯文 通讯员 曾宪芷 湛蓝的大海、绵长的海岸线、细柔金黄的沙滩......位于我国海岸线最北部的辽宁省海岸带,濒临浩瀚的黄海与半封闭的渤海,背靠幅员辽阔的东北大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是辽宁内引外联、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还是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北方起点。
  辽宁省大陆海岸线长达2110公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东起丹东鸭绿江口,西至绥中县万家镇红石礁,涉及丹东、大连、鞍山、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7市28个县(市、区)。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沿海地区生态建设工作纳入"环渤海经济圈""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省对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每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造林绿化工作。沿海各地把海防林工程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来落实,普遍实施党政"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将造林绿化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大连、营口、葫芦岛等地还把海防林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保障了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工程建设实施以来,辽宁省在国家加大沿海防护林工程投资的同时,完善补助政策,加大配套投入力度。"十一五"以来,省财政通过实施村屯绿化、沿海经济带绿化、大规模造林绿化、超坡地还林、围栏封育、经济林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等配套工程,累计投入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建设资金13.2亿元,是中央投入的2.2倍,吸引社会投入18.4亿元。
  辽宁省针对沿海地区特别是泥质海岸造林难度大的实际,开展了"绒毛白蜡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泥质海岸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适地适树的研究"等多项科研攻关,总结推广了依据土壤盐碱度确定适宜树种、滨海苏打盐渍土和中盐碱地改良等技术措施。石质山和薄土层地块推行客土造林、容器苗造林或直播灌草恢复植被;低洼盐碱地采取筑台、挖沟、洗盐等整地措施,先改良土壤,后植树造林。辽宁省还大力推广使用生根粉、吸湿剂,以及覆地膜、套袋、蘸泥浆等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
  在推进海防林工程建设中,辽宁省转变造林工作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方式,落实全过程和节点绩效目标,对造林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管理和综合效益进行考核评价。各级林业部门健全管理制度,把质量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营造林全过程,推行"事前招标、过程监理、事后报账"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县级全面自查、市级抽查、省级核查的检查验收制度。辽宁省林业厅建立了造林信息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对造林任务落实、作业质量、检查验收等工作情况的同步监管。
  近年来,辽宁省围绕健全森林经营技术体系和示范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和标准建设,推行编制国有林场和乡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基本实现了采伐限额"进村入户"。目前,辽宁省出台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退化林分修复技术要点》等营林技术标准10个、森林经营数表44个,开发了营林作业设计软件,在沿海地区创建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单位16个。目前,沿海地区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每公顷35.5立方米,是工程建设初期的2.4倍。
  在不断加强森林经营的同时,辽宁省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成果巩固,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依法加强保护。辽宁省人大颁布了《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辽宁省青山保护条例》等地方生态保护法规,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青山工程,沿海地区累计完成治理保护面积189万亩,工程围栏5000多公里,有效保护和巩固了工程建设成果。
  如今,辽宁省沿海地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66万亩,封山育林805万亩,飞播造林165.8万亩,森林抚育798万亩,退化林修复153万亩,迹地更新50万亩,超坡地还林15万亩,围栏封育5084公里,矿山生态治理5.4万亩,新建及完善沿海基干林带1462延长公里。
  森林面积的增加,有效地改善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辽宁省许多地方已初步建成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和滩绿水秀的海滨公园。据测算,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区生态效益价值已达450亿元、经济效益95亿元,凤城市、宽甸县等地涉林农户人均收入的近半数来自于林业。

信息来源:mobile38365365管理员 | 责任编辑:mobile38365365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