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38365365  > 生态建设  > 绿色发展

高原上的绿色丰碑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7-12-16


  在这里,沙漠南下的脚步被阻挡。
  在这里,112万亩森林成为北方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这里是首都的生态屏障。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从北京向北4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高原上,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戮力同心、接力奋斗,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种下恢复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种下了人类改造自然、建设生态文明伟大壮举的彻悟和坚守。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是河北省的最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相接。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末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成了林木稀疏、气候恶劣、人烟稀少、风沙肆虐的荒原沙地。
  建国初期,塞罕坝"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无霜期不到两个月,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年均降水量却只有400余毫米。
  1962年,为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建设首都北部的生态屏障,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建立塞罕坝林场。来自全国各地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200多名职工一道,吹响了向高原沙地进军的号角。
  毁树容易栽树难。即使是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要想逆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态破坏,让美丽高岭失而复得,谈何容易。
  "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感叹。
  在林场的展览馆里,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在一片荒芜的山坡上,遍地砂石,四处都能看到砍伐后留下的树桩,活物难寻......一棵矮小的松树顽强地在石缝中扎根,努力向上伸展着枝条。
  像这棵小树一样,在物质和技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在沙地、石头缝儿里"钉"出百万亩林海。
  秉承着尊重生态造林规律的科学态度,塞罕坝人摸索出了一套适应本地环境的植树造林技术经验。精选引进树种、全光育苗、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技术等科学有效的育苗、植树方法得以全面检验并获成功,516亩人工栽植的树苗次年成活率达到91%,开创了中国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也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他们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55年过去了,在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努力下,林场完成了育苗、造林、营林、有害生物防治等9类60余项科研课题,为高寒地区绿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如今的塞罕坝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
  塞罕坝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作出批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筑起首都北方生态屏障
  从卫星云图上看塞罕坝112万亩人工防护林,一弯深深的碧绿像一只展翅的雄鹰,紧紧地扼守在承德北部塞罕坝之巅,和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组成一道绿色的长城,阻挡着北方的风沙,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一组组数据也印证了塞罕坝人工防护林的重要生态作用:
  塞罕坝的人工林面积在同类地区居世界第一;
  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
  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1.4%提高到80%;
  按一米株距排开,塞罕坝人工林可绕地球赤道12圈;
  每年为辽河、滦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森林中"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的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8.5万个......
  如今,这里已是享誉世界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塞罕坝林场像卫士一样守护着首都的"北大门",维护着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安全。
  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塞罕坝人工林坚守在高寒地区,形成了一道宽约30公里、长约36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也与西北、东北等地的人造林一起组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为中国战胜荒漠化、干旱、水土流失等生态危机,重建生态平衡、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塞罕坝人工林用占河北省国有林地面积13%的林地,培育出了占河北国有林蓄积量35%的森林资源,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内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由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阻滞区。
  近十年与建场之初的十年相比,塞罕坝年均大风天数减少30天,年均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而北京年均沙尘天数则从上世纪50年代的56.2天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尘天仅有5天。
  塞罕坝林场又像母亲一样庇护着生活在这里的各种生物,保护着森林、动植物资源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拯救了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绿草悠悠齐腰深,繁星点点花似锦。""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塞罕坝林场中草原与草甸植被五彩缤纷,森林中浓翠蔽日,天然植被群落保护完好,森林草甸植被和湿地沼泽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是河北省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
  这里栖息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5种;维管束植物618种、312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特有植物3种、1变种。
  塞罕坝的人造林还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片森林每年可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75万吨以上,成为华北平原名副其实的"绿肺"。
  这片绿色还在不断向外伸展,其生态效应不仅仅限于当地,承德市甚至整个河北都因此受益。在塞罕坝林场的带动下,承德市加速推进造林绿化,全市森林面积达336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5.8%提升到现在的56.7%,增长了9倍,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承德一年产生水资源量达37.6亿立方米,流向京津的界面出水量达22亿立方米,成为河北省唯一不缺水的地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著名作家魏巍这样评价塞罕坝:"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几代塞罕坝人用奉献精神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燕赵大地: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
  塞罕坝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
  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廖海军表示,塞罕坝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
  林业是塞罕坝林场的根基。塞罕坝林场慢慢走出了一条养林护林育林的生态产业链条,逐渐摆脱了单纯依靠伐木的经济模式。他们把最擅长的育苗投入产业经营,几年时间,8万余亩绿化苗木基地一片嫩绿,1800余万株树苗可供商业销售,每年给林场带来近千万元收入。一番转变之后,木材收入占林场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
  据中国碳汇基金会测算,塞罕坝林场有45万余亩森林可以包装上市,根据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交易总额可达到3000多万元。
  在推进苗木生产、生态旅游、交通运输、养殖业等产业发展的同时,塞罕坝不断助推区域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群众致富,促进地方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2010年,林场荣获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建设标兵"称号;2014年,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
  在靠近塞罕坝林场的围场县羊场村,老钱的农家乐已经开了十几年了。除了接待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外,他还发展有机农业,种植土豆等农作物。老钱说,好环境才是真正的"摇钱树"。
  如今,塞罕坝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年门票收入达4000多万元。旅游业已然成为县里的支柱产业,这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结果。在林场,只要不在防火期,周围村民就可以进山采集野菜、蘑菇、药材等林下作物,一年可为一个家庭带来5000元左右收入。
  尽管塞罕坝每年可以接待100万人次的游客,但是赛罕坝人却"固执"地控制着游客流量。在他们看来,保护好"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和不可替代的绿色财富,才能永远享受着森林带来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从塞罕坝这个缩影可以看到,只要坚持绿色发展,中国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一定会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沈国舫说。(记者 文雯)
信息来源:mobile38365365管理员 | 责任编辑:mobile38365365管理员